单片机C语言入门之四算数|关系|逻辑|位|赋值运算符
运算符是一种告诉编译器执行特定的数学或逻辑操作的符号。C 语言内置了丰富的运算符,并提供了以下类型的运算符:
- 算术运算符
- 关系运算符
- 逻辑运算符
- 位运算符
- 赋值运算符
本章将逐一介绍算术运算符、关系运算符、逻辑运算符、位运算符、赋值运算符。
算术运算符
运算符 | 描述 | 实例 |
+ | 把两个操作数相加 | A + B 将得到 30 |
- | 从第一个操作数中减去第二个操作数 | A - B 将得到 -10 |
* | 把两个操作数相乘 | A * B 将得到 200 |
/ | 分子除以分母 | B / A 将得到 2 |
% | 取模运算符,整除后的余数 | B % A 将得到 0 |
++ | 自增运算符,整数值增加 1 | A++ 将得到 11 |
-- | 自减运算符,整数值减少 1 | A-- 将得到 9 |
关系运算符
下表显示了 C 语言支持的所有关系运算符。假设变量 A 的值为 10,变量 B 的值为 20,则:
运算符 | 描述 | 实例 |
== | 检查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,如果相等则条件为真。 | (A == B) 不为真。 |
!= | 检查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,如果不相等则条件为真。 | (A != B) 为真。 |
> |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右操作数的值,如果是则条件为真。 | (A > B) 不为真。 |
< |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右操作数的值,如果是则条件为真。 | (A < B) 为真。 |
>= |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,如果是则条件为真。 | (A >= B) 不为真。 |
<= |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,如果是则条件为真。 | (A <= B) 为真。 |
逻辑运算符
下表显示了 C 语言支持的所有关系逻辑运算符。假设变量 A 的值为 1,变量 B 的值为 0,则:
运算符 | 描述 | 实例 |
&& | 称为逻辑与运算符。如果两个操作数都非零,则条件为真。 | (A && B) 为假。 |
|| | 称为逻辑或运算符。如果两个操作数中有任意一个非零,则条件为真。 | (A || B) 为真。 |
! | 称为逻辑非运算符。用来逆转操作数的逻辑状态。如果条件为真则逻辑非运算符将使其为假。 | !(A && B) 为真。 |
位运算符
位运算符作用于位,并逐位执行操作。&、 | 和 ^ 的真值表如下所示:
p | q | p & q | p | q | p ^ q |
0 | 0 | 0 | 0 | 0 |
0 | 1 | 0 | 1 | 1 |
1 | 1 | 1 | 1 | 0 |
1 | 0 | 0 | 1 | 1 |
假设如果 A = 60,且 B = 13,现在以二进制格式表示,它们如下所示:
A = 0011 1100
B = 0000 1101
-----------------
A&B = 0000 1100
A|B = 0011 1101
A^B = 0011 0001
~A = 1100 0011
赋值运算符
下表列出了 C 语言支持的赋值运算符:
运算符 | 描述 | 实例 |
= |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,把右边操作数的值赋给左边操作数 | C = A + B 将把 A + B 的值赋给 C |
+= | 加且赋值运算符,把右边操作数加上左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| C += A 相当于 C = C + A |
-= | 减且赋值运算符,把左边操作数减去右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| C -= A 相当于 C = C - A |
*= | 乘且赋值运算符,把右边操作数乘以左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| C *= A 相当于 C = C * A |
/= | 除且赋值运算符,把左边操作数除以右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| C /= A 相当于 C = C / A |
%= | 求模且赋值运算符,求两个操作数的模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| C %= A 相当于 C = C % A |
<<= | 左移且赋值运算符 | C <<= 2 等同于 C = C << 2 |
>>= | 右移且赋值运算符 | C >>= 2 等同于 C = C >> 2 |
&= | 按位与且赋值运算符 | C &= 2 等同于 C = C & 2 |
^= | 按位异或且赋值运算符 | C ^= 2 等同于 C = C ^ 2 |
|= | 按位或且赋值运算符 | C |= 2 等同于 C = C | 2 |
下面来看两个运算符的例子,第一个,for循环条件运算,每次结果赋值到P0口,形成流水灯效果
#include<stc12.h> //STC12系列头文件 复制到工程目录下
sbit LEDK = P1^4;// 控制三极管基极
void main(void)
{
unsigned int i,k; //定义变量
LEDK=0; //置0使PNP型三极管导通LED负极接地
P0=0x00; //P0口电平初始化为0 关闭全部LED
P0M1=0x00;
P0M0=0xff; //P0口全部设置为推挽输出 见手册87页 IO口模式配置
while(1)
{
//K=1 2 4 8 16 32 64 128转化为十六进制0x01 0x02 0x04 //0x08 ....0x40 0x80
for(k=1;k<256;k=k*2) //变量K每次累计乘以2
{
P0=k; //赋值到P0口
for(i=0;i<50000;i++); //延时一会
}
}
}
本示例完整代码在\STC51 Discovery\实验例程\基础实验\实验六
第二个,使用左移运算配合for循环,实现流水灯效果
#include<stc12.h> //STC12系列头文件 复制到工程目录下
sbit LEDK = P1^4;// 控制三极管基极
void main(void)
{
unsigned char i,j; //定义变量
unsigned int k;
LEDK=0; //置0使PNP型三极管导通LED负极接地
P0=0x00; //P0口电平初始化为0 关闭全部LED
P0M1=0x00;
P0M0=0xff; //P0口全部设置为推挽输出 见手册87页 IO口模式配置
while(1)
{
j=0x01;//赋初值点亮最低位的LED 为左移做准备0000 0001 <<
for(i=0;i<8;i++) //循环八次配合左移依次点亮
{
P0=j; // 当第一次循环i=0时,P0初始值j=0x01
for(k=0;k<50000;k++); //延时一会
j=j<<1;//j左移一位准备下一次循环j的值再赋给P0口 0000 0010
}
}
}
本示例完整代码在\STC51 Discovery\实验例程\基础实验\实验七
文章目录
关闭